博爱(中国)企业集团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来集团培训背后的故事

  2013年3月13日,博爱(中国)企业集团旗下广东博爱医疗集团《2013年度学术大讲坛》在广州现代医院举办,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作为主讲嘉宾进行了“非精神科医生要重视心身疾病的识别与治疗”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据了解,耿副厅长本身为心血管内科专家,从10多年前开始接触心身医学,并推动有关学科的发展。究竟他为什么要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医疗集团——博爱(中国)企业集团开展该专题培训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希望医疗品质取得怎样的提升?有何意义?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一的探访。

从心开始,引领医疗品质提升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的专题讲座精彩不断(上图)

  背景:

  医生看病,越来越需要关注“心病”

  “我做了多年的心血管内科大夫,慢慢发现,我们光做介入、开药是不够的,我们做过调查,放支架、装起搏器、做冠脉搭桥的患者,30—40%有各种各样精神心理问题。”耿副厅长指出。据国家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约有50%的门诊患者(非精神科)患有“躯体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

  耿副厅长指出,在现代社会,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高,以排名前三位死因的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例,都包含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内。至于自杀、凶杀等社会现象的广泛发生,更主要是来自心理和社会因素。

  “如果医生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的话,一些悲剧就有可能避免。”耿副厅长指出,“患病越重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比如癌症、恶性肿瘤等,此外患有一些慢性病的人也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可惜的是,临床上对这类患者的发现率仅为5%左右,治疗率仅为15%。”

  另一方面,我国精神科医生人数太少,有调查表明,大约有1.73亿中国人患有精神疾病,仅有不到两万注册的精神科医生。耿副厅长表明,培训非精神科医生的目的并非是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的精神科大夫,而是希望他们能像哨兵一样,及时发现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更好地进行有效治疗,让“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从心开始,引领医疗品质提升

医生要及时发现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上图)

  行动:

  率先引入全身心治疗理念,创建博爱医疗品质

  据了解,在2013年初,博爱(中国)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志程在年度大会上发表了《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他提出:博爱全体员工要“创建博爱医疗品质,要成为行业标准,成为广大群众信赖的可靠医疗保证,成为医疗行业的‘LV’。同时,集团需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博爱医疗品质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百年博爱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去称颂,一直是博爱(中国)企业集团的宗旨和理念。而在构建良好和诣医患关系的前提下,医护人员是否真正了解患者?是否察觉到患者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真正需要?这些,已经摆到集团管理层面前,也是下一步提升各大医院医疗品质的关键。

  据广东博爱医疗集团管理层透露,耿副厅长的专题讲座,已经让我们认识到未来的医护人员将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而在未来,广东博爱医疗集团将在临床上进行实践,提升整体医务人员精神心理诊疗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诊疗效果。据介绍,未来集团还将继续引入行为与心身医学等医学领域的最新理念,让集团医院的医疗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继续为老百姓提供最令人满意的医疗服务。

从心开始,引领医疗品质提升

提高心理诊疗技能,有利于提升整体(上图)

  愿景:

  医患达到互利,提高社会健康服务水平

  据了解,本次培训是广东博爱医疗集团的一级培训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非精神科医生要重视心身疾病的识别与治疗,体现人文关怀和提高诊治效果,了解病人的就医行为、掌握基本的精神心理诊疗技能,从而重新认识健康的概念、医生的职责范围,等等,为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广东博爱医疗集团汪泽洲副总经理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因此,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临床大夫能积极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引入恳谈和心理干预理念,让患者满意,化解心理问题。2012年聘请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张小远教授和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学专家来集团为医护人员授课,反响都很好,受益匪浅。此举不仅让患者受益,也让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诣,医务人员自身得到更多理解,从而使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诚信度得到更好的提升,也提高了医院对整个社会健康服务的水平。

从心开始,引领医疗品质提升

医患关系和诣,使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诚信度得到更好的提升

  撰文谢海庚图文编辑博爱暄

回到顶部